imtoken USDT钱包|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将65岁以上纳入高危人群 专家:60-65岁可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摘要:

【im钱包空投88万】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将65岁以上纳入高危人群 专家:60-65岁可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imtoken官网下载安装】

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开始“乙类乙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imToken钱包app)》(imToken钱包app)已于1月6日出炉。

红星新闻注意到,发布新冠诊疗方案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具体司局,由此前的医政医管局(imToken钱包app)变为医疗应急司。

除了调整疾病名称、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等与“新十条”和“乙类乙管”对齐,第十版诊疗方案不再判定“疑似病例”,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并调整出院标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将高危人群从60岁重新上调到65岁,这对抗病毒药——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imToken钱包app)的开具有影响,因为其适用指征之一是有高危因素。60~65岁的人群可能就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imtoken USDT钱包|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将65岁以上纳入高危人群 专家:60-65岁可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资料配图 图据图虫创意

明确致病力明显减弱

增加诊断标准:抗原阳性

在“病原学特点”部分,第十版诊疗方案明确,国内外证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肺部致病力明显减弱,临床表现已由肺炎为主衍变为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方案明确,一些已研发上市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对奥密克戎中和作用已明显降低。在“流行病学特点”中,由“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改为“3天内”。

“临床表现”也有多处变化。潜伏期由“1-14天,多为3-7天”改为“多为2-4天”。一般症状阐述有一定变化,咽干、咽痛由次要表现升级为主要表现。

第十版诊疗方案明确,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国家卫健委表示,新增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是因为抗原检测对于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性,且考虑到多数感染者居家治疗,抗原检测操作简便,方便感染者进行快速自我检测。

李侗曾表示,认可抗原结果是很重要的。如果有症状加上抗原检测阳性,基本上确诊没有问题。抗原检测简化诊断,可以更快启动治疗。

第十版诊疗方案还提出,恢复期IgG抗体水平为急性期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列入诊断标准。

在李侗曾看来,增加这一标准是有意义的。抗体检测结果可以作为报销、理赔的依据,还可用于摸底无症状感染、社会面感染。

临床分型:

将“普通型”调整为“中型”

在第十版诊疗方案中,在临床分型上,将“普通型”调整为“中型”,轻型和中型/普通型的主要区别,由是否有肺炎改为更加强调症状,是否持续高烧 3天或(imToken钱包app)咳嗽、气促等。

李侗曾表示,“轻、中、重、危重”用词统一起来,把疾病看成一个连贯、动态的过程,用是否缺氧来评估进入到哪一个阶段。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解读解释,从疾病临床表现来看,普通型一般代表了疾病最常见的典型表现。新冠病毒早期致病力较强,相当数量感染者出现典型的肺炎表现,因此,在临床分型上采用了“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分类方式。随着病毒不断变异,特别是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以来,病毒致病力逐渐减弱,疾病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发生肺炎的比例大幅降低。为更好体现疾病特点,十版方案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主要根据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李侗曾还强调,血氧指标更具有指导意义,因为有些人症状不明显,但后来发展成了重症。“我们的临床体会是,大家可能习惯性地就以发烧、咳嗽的剧烈程度判断轻重,实际上是不太对的,年轻人可能高烧、咳嗽、头疼,自己感觉很重,但没有缺氧;老年人可能发烧、咳嗽不明显,但其实缺氧,很危险。这也提醒我们的医务人员,要关注有没有缺氧表现,单纯体温好转容易引起误判。”

65岁以上纳入高危人群

专家:将影响抗病毒药Paxlovid开具

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将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分类中第一类改为“65岁以上,尤其是未全程接种疫苗者。”此前的诊疗方案都规定为65岁,但去年3月发布的第九版改为60岁。

李侗曾表示,这也是和国际接轨,“其实60~70岁问题不大,我们住院的病人基本上是80岁以上,以及70岁~80岁基础病比较重的老人,很多基础病比较稳定的也都没事。”

李侗曾指出,高危年龄标准的上调对抗病毒药Paxlovid的开具有影响,因为这个药物的适用指征之一是有高危因素。“这个考虑也是比较实际的,60~65岁的人群可能就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果没有其他高危因素,自愈的可能性就很大,不再是高风险人群。之前碰到61、62岁的病人,年轻医生会问我开不开,按照旧版就应该开。按照新版,现在65岁以下如果没有发现其他问题,我们可以不用开。”

治疗方法与前一版相比无太大变化

近期将发布基层诊疗与服务指南

在治疗方法方面,第十版诊疗方案主要变化是,纳入新批准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强化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疾病共治理念。此外,进一步优化了儿童病例临床表现和救治相关内容。

在“一般治疗”中,第十版诊疗方案加入了“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在治疗方法方面,第十版诊疗方案与前一版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李侗曾表示,十版诊疗方案适用于全国,可能不会特别具体,同时要兼顾基层和大医院。他认为,详细的可以参考医院发布的诊疗方案,包括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危重症医学专家组近日发表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救治专家推荐意见》。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7日发布会透露,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基层诊疗与服务指南,近期会发布。

出院标准不要求核酸检测结果

专家:有的人完全康复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解读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将实行,为此,十版诊疗方案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基础疾病或其他疾病诊疗及健康恢复状况等进行综合研判。

李侗曾指出,这以临床症状为准,按法律政策调整到了乙类传染病定位。甲管的时候,需要保证没有传染性了再出院,但十版诊疗方案中,已经不再强化对感染者的隔离管理。

李侗曾表示,因为有的人完全康复、完全没有症状需要的时间很长,只要不需要住院治疗,口服药物就行,就可以出院了。他进一步指出,临床上会以是否需要吸氧为重要参考,因为大部分人家里不具备吸氧条件。“如果不需要输液,不吸氧氧饱和度也能维持正常水平,活动时未出现缺氧、气促,生活能够自理,就可以出院。”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责编 官莉 编辑 杨程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imToken钱包app)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表情 图片 链接 代码

分享